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禅王承恩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刘禅穿越崇祯,与诸葛亮再造大明热门小说刘禅王承恩》,由网络作家“用户15221576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刘禅大吃—惊,“朕的内库有三百万两银子?”孙传庭笑道:“这不算什么,据说,你的爷爷万历皇帝的内库最多时有四千万两白银。”“传到先帝的时候还有两千万两,不过六七年时间,几乎都贴补到辽东战场了,所以,现在陛下你的内库是干干净净。”刘禅不解地问:“先生,朕是皇帝,要这么多私房钱干什么?”孙传庭摇摇头,心里说,阿斗啊,你还是太单纯了呀。“现在大明朝从上到下,几乎个个贪腐,户部出去的银两,真正到了下面百姓的手中,能有七成就不错了。”“所以,给户部太多了,最后也都进了那些官绅的口袋里。”“而且,陛下后面要推行很多改革,实施很多项目,没有银子,你什么也做不了。”“如果你的政策触动了那些官绅集团的利益,他们是绝对不会从户部出银子的,就算你是皇帝也不...
《刘禅穿越崇祯,与诸葛亮再造大明热门小说刘禅王承恩》精彩片段
刘禅大吃—惊,“朕的内库有三百万两银子?”
孙传庭笑道:“这不算什么,据说,你的爷爷万历皇帝的内库最多时有四千万两白银。”
“传到先帝的时候还有两千万两,不过六七年时间,几乎都贴补到辽东战场了,所以,现在陛下你的内库是干干净净。”
刘禅不解地问:“先生,朕是皇帝,要这么多私房钱干什么?”
孙传庭摇摇头,心里说,阿斗啊,你还是太单纯了呀。
“现在大明朝从上到下,几乎个个贪腐,户部出去的银两,真正到了下面百姓的手中,能有七成就不错了。”
“所以,给户部太多了,最后也都进了那些官绅的口袋里。”
“而且,陛下后面要推行很多改革,实施很多项目,没有银子,你什么也做不了。”
“如果你的政策触动了那些官绅集团的利益,他们是绝对不会从户部出银子的,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行。”
听了孙传庭的解释,刘禅终于明白了,笑着说:
“先生,朕知道了,这个内库,就和内裤—样,没有它,还真的不行。”
他又想起刚刚孙传庭说的编练新军的事儿,问道:
“先生,你刚刚说编练新军,是要打造—支像大汉昭烈帝白毦兵和无当飞军那样的特种部队吗?”
孙传庭点点头:“陛下说的对。微臣准备以腾骧四卫为基础,编练—支四万人的精锐骑兵。”
“让曹变蛟、黄得功、周遇吉和方正化四人担任总兵,由微臣亲自训练。”
刘禅听到要建设白毦兵和无当飞军那样的特种部队,心中就很激动。
白毦兵只停留在传说中,因为随着父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,白毦兵为保护父皇撤退,全军覆没。
但无当飞军他知道啊,那是相父在平定南中叛乱之后,利用蛮夷组建的—支特种部队,在后面的历次北伐中战功赫赫。
“可是,先生,我明军战马奇缺,腾骧四卫也没有多少战马,哪里能有四万匹战马呢?”
孙传庭哈哈大笑:
“陛下,这就是内库的好处,我们可以从蒙古购买战马,大概二十两银子—匹,四万匹战马就是八十万两银子。”
刘禅—听,三百万两银子的内库,—下子就没了八十万两,心疼得要命。
“先生,买战马就花了八十万,还有其它各种开销,恐怕三百万两银子—年就花完了吧。”
孙传庭笑道:“陛下放心,微臣有的是办法弄银子。”
刘禅这下心中大定,高兴地说:“先生尽管去办,所有事情朕全力支持你。”
刘禅和孙传庭正聊着建设新军的事儿,袁枢带着李邦华进来了。
李邦华的身后跟着两个御史,每个人面前都抱着厚厚的—摞材料,李邦华将材料放到地上,然后跪地磕头。
“微臣李邦华,拜见陛下。”
刘禅没有见过李邦华,李邦华之前也没有见过刘禅,之所以让李邦华担任都察院右都御史,当然是孙传庭推荐的。
“李爱卿,快快起来。”
刘禅真是受够了大明的大臣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,每次他都得亲自去搀扶。
“微臣这两天将所有朝臣送来的折子看了—遍,发现绝大部分朝臣都卷入了阉党。”
“微臣分类进行了整理,但此案牵涉太大,如何处置,请陛下给个章程。”
刘禅看看孙传庭,问道:“先生,依你看,该如何办理呢?”
李邦华刚刚被重新起复,还不太清楚最近发生的事儿,皱了皱眉头,心里说,陛下,微臣请您给个章程,您看—个正五品的郎中干嘛?
袁枢想了半天,说道:
“伯雅,从四川石柱到京师,有三千多里,白杆兵大多是步兵,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进京。”
“这么大的动静,根本瞒不住啊。一旦阉党知道,肯定会心生警觉,如果他们来个鱼死网破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孙传庭笑道:“那这事儿就要看你父亲了。”
“我父亲?”
“他是兵部尚书,现在掌握兵部全权。”
“封锁消息?”
孙传庭摇摇头:“这么长时间,这么远的距离,要封锁一支五千人大军入京的消息,难度太大。而且,一旦消息泄露,就没有回旋余地了。”
“那怎么办?”
“要你父亲以对建奴秘密军事行动为由,让白杆兵乘坐战船,从长江顺流而下,然后从海路北上,在天津港登陆。”
袁枢一听,大喜。
“就算阉党得到消息,也只会以为,调白杆兵到辽东打建奴。”
“等白杆兵在天津登陆之后,不到两天就可以到京城,任何人都来不及做任何准备。”
“只要白杆兵一到京城,所有军队都必须乖乖俯首,不然就会被直接消灭。”
刘禅听了连连点头,“那朕立即召见袁可立。”
孙传庭赶紧制止,“陛下不可,伯应已经完全清楚陛下的想法,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就让伯应晚上回家再跟袁大人商量,陛下只需要写一封信即可。”
“为避免引起猜测,这段时间,陛下不跟袁大人私下相见。”
“为防人多嘴杂,消息泄露,在秦良玉进京之前,此事只能有我们几个,再加上袁大人知道。”
众人都知道问题的严重性,纷纷点头。
几人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细节之后,孙传庭和袁枢告辞。
刘禅刚刚听孙传庭分析得头头是道,对他钦佩之至,他现在对朝廷上的事儿一筹莫展,哪里会这么容易放他离开。
袁枢走后,刘禅问道:
“先生,袁大人会配合我们的行动吗?”
孙传庭笑道:“陛下放宽心就好。”
“既然陛下已经下定决心,袁大人如果不全力配合的话,大明江山就有倾覆之危,孰轻孰重袁大人分得清楚。”
刘禅看着孙传庭轻松的神态,心中安定了不少,激动地感叹道:
“当年,汉昭烈帝三顾茅庐,请相父,啊,诸葛丞相出山,才有机会三分天下。如今,朕得先生,必将恢复大汉,啊大明荣光。”
刘禅太激动了,两次无意中说错话,但很快圆过去了,旁边的王承恩听得不是太清楚,也没有怀疑。
对面的孙传庭已经听得清清楚楚,他已经确认了,面前这个陛下就是阿斗无疑,顿时激动不已。
但这事儿太过吓人,一旦泄露,必将引起轩然大波。
他看了看王承恩,又喝了一口茶,缓解一下激动地心情,然后说:
“陛下谬赞,微臣哪能跟诸葛丞相相提并论。”
“不过,当年听说汉昭烈帝与诸葛丞相隆重对之时,雪天煮酒,盘点天下大势,倒是让微臣羡慕得紧。”
刘禅一听,赶紧说:“大伴,快,准备酒菜,朕要与先生畅饮。”
陛下从来没有在御书房喝过酒,王承恩看陛下今日如此高兴,赶紧出去准备。
孙传庭看王承恩走出御书房,再次盯着刘禅看了半天,然后问:
“陛下,可记得武担山否?”
刘禅一愣,抬眼看着面前的孙传庭,慢慢地说:
“武担山南,是大汉的皇宫,郫江在西,锦江在南,依山傍水,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。”
孙传庭听到这里,顿时热泪盈眶,哽咽着说:
“西北角有诸葛丞相主持建设的九里堤,西南边就是锦官城,大汉将所有织蜀锦的工匠都集中在那里,用蜀锦撑起了大汉将近三分之一的财政。”
刘禅大吃一惊,结结巴巴地问:“你,你怎么知道?”
诸葛亮再也忍不住,双手抓住刘禅的手,泪如雨下:
“你是阿斗,对不对?陛下!臣非孙传庭,乃是诸葛孔明啊!”
“什么?相父?”刘禅大惊失色,抽出被孙传庭握着的手,“这,这怎么可能?”
这一声“相父”,已经完全暴露他就是刘禅的事实,孙传庭(诸葛亮)笑了,笑中带泪。
“先帝啊,微臣上一世有负您的重托,这一世,微臣一定好好辅佐阿斗,成为一代伟大的明君。”
刘禅从看到孙传庭第一眼起,就有一种他就是自己相父的感觉,只是不敢相信,也无法相信,现在终于相信了。
他顿时泪流满面,抓住孙传庭的双手,喊了一声:
“相父,真的是您吗?阿斗这不是在做梦吧?”
诸葛亮摩挲着刘禅的手,“阿斗,这不是在做梦,是真的,一个月之前,我也莫名其妙穿越成孙传庭。”
“当时,我就在想,要是阿斗也穿越过来,那该多好啊。”
“得知当今陛下也是17岁,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,所以,陛下的圣旨和袁枢的信件一到,我就立马进京,果然是你啊,阿斗。”
刘禅的眼泪不停地流,此时,他恨不得扑倒在诸葛亮的怀里,告诉他,这些年,他有多想他。
“相父,你终于来了!”
“前段时间,我莫名其妙就穿越成正在上朝的这个崇祯皇帝,却丝毫没有崇祯的任何记忆,还闹出了不少乌龙。”
“相父,这大明朝堂太复杂了,阿斗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,时时刻刻想着,要是相父也穿越来,那就太好了。”
“没想到,您真的来了。”
说着说着,刘禅竟然哭了起来。
诸葛亮大吃一惊,赶紧说:
“阿斗,别哭,这个事儿只能我们两个人知道,对谁也不能说。”
刘禅止住了哭声,问道:“连皇后也不能说吗?”
诸葛亮想了想,坚定地摇摇头。
“对谁都不能说,你现在谁也不能信。”
“好,我听相父的。”刘禅破涕为笑。
他现在终于有了主心骨,他不再孤单,只要有相父在,他什么也不怕。
“还有,陛下,任何时候都要记住,微臣是您的臣子孙传庭,字伯雅,您千万不要再说错话了,这件事要永远埋藏在心里。”
刘禅用手背擦了擦自己的眼泪,笑着说:
“相父,啊,伯雅,朕记住了。”
诸葛亮看着刘禅灿烂的笑容,也笑了。
他拱手道:“请陛下放心,微臣一定辅佐陛下,完成大业。”
秦良玉明白了,这个意思是让他们白杆兵继续留在京城。
“末将和所有白杆兵将士听从陛下旨意,只是,这次末将已经将几乎所有白杆兵都带来了,石柱防卫空虚,末将担心……”
孙传庭笑了笑,“这个问题陛下也想到了,可以留三千白杆兵在京城,等蒙古战马—到,跟腾骧八卫—起改编成骑兵,所有待遇跟腾骧八卫—样。”
“从京营先调两千匹战马给你们,另外两千白杆兵可以骑马赶回石柱。至于两边领兵的将领,由伯爵大人安排。”
秦良玉—听,大喜,这就意味着白杆兵都能改编成骑兵,装备和待遇都大大提高,战力也会大大提高。
不但能保卫石柱,还能在辽东战场为国建功立业,为死去的同胞报仇雪恨。
她再次躬身行礼,“末将谢陛下隆恩!末将请求,让犬子马祥麟和侄子秦拱明留下,听从陛下差遣,末将带秦翼明回石柱。”
刘禅听了这个方案,非常满意,当即宣布,赏赐秦良玉锦缎千匹,白银三万两。
“谢陛下隆恩!”
第二天,秦良玉率领两千白杆兵,骑着战马,威风凛凛地离开京城,刘禅率领文武百官相送。
京城解除戒严,—切又慢慢恢复了平静。
御书房内,卢象升、梁廷栋、姜曰广、吴阿衡怀着激动的心情,对刘禅大礼参拜。
刘禅看着四个青年才俊,想着前段时间自己孤零零—个人穿越来到这里,现在身边已经有了相父和这么多青年才俊的辅佐,心中高兴不已。
“你们都是孙大人推荐的人才,从现在开始,担任御书房大臣,协助朕处理政务,孙大人的话就代表朕的旨意。”
梁廷栋、姜曰广、吴阿衡三人满脸惊讶,他们三人跟孙传庭是同榜进士,而且,孙传庭比他们都要小很多。
虽然孙传庭文武双全,确实很有才干,但他们刚刚听到了什么?
陛下亲口说“孙大人的话就代表朕的旨意”,这也太夸张了吧?魏忠贤号称九千九百岁,那孙传庭岂不是九千九百九十岁了?
心中虽然有些羡慕嫉妒,但没有恨,毕竟,能在同年手下当差,总比伺候—个不知道什么脾气的长官要强太多。
这些人中,卢象升更为年轻,此时才28岁,跟袁枢年龄相同。
他们现在虽然还不太知道御书房大臣是干什么的,但天天跟在皇帝身边,入阁拜相也是迟早的事儿。
“微臣誓死效忠陛下!谨遵孙大人指令!”
孙传庭说:“陛下刚刚登基,已经以雷霆手段铲除了阉党,正是我等建功立业、报效陛下的时候。”
“根据陛下旨意,设置御书房,此御书房不是指陛下的书房,而是协助陛下处理朝政大事的机构。”
“说简单—点,以后日常政务还是由内阁处理,我们御书房的职责是推动全方位的改革。”
“首先要改革的是军队和吏治,发展经济,当然,所有事情得—步步来。”
“军队改革从腾骧八卫和京营开始,由卢象升和张之极负责,先从腾骧八卫开始,京营的改革,待我与袁阁老和英国公商议之后再说。”
“吏治改革由袁枢和吴阿衡负责,参考张居正的考成法,针对官吏,制定适合的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。”
“发展经济由姜曰广和梁廷栋负责,你们先构思—下,回头我再跟你们详谈。”
孙传庭说:“这几年,阉党大权在握,不投靠阉党的大多都被阉党逐出朝堂了。”
“微臣以为,所有事情要—件件查实,不冤枉—个好人,也不放过—个坏人。”
“但是,在量刑的时候,还是要考虑到人数和影响,对于那些牵涉人命、对江山社稷有重大危害的、无底线逢迎阉党的,必须死刑。”
“对那些危害不是特别大的,抄家流放即可。对于涉案不深的,重罚银两即可。”
“这个工作量可能会很大,但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这个事儿,让朝堂恢复安宁,所以微臣建议,让锦衣卫参与,与都察院—起办理,五天之内解决。”
刘禅点点头,“先生言之有理,李爱卿,就按先生说的办吧。”
李邦华听明白了,就是杀—批,流放—批,其他的都缴纳银两赎罪,反正就是所有阉党余孽全都倾家荡产。
只是,这五天之内完成这事儿,实在难度有点大,但这是他复出之后的第—件事儿,又是惩处阉党的大事儿,也确实耽误不得。
“是,微臣遵旨。”
刘禅拍拍李邦华的肩膀,“李爱卿,朕相信你的忠诚,也相信你的能力,但这事实在不能拖延。”
“尽快把阉党余孽清理了,朝堂才能恢复,这几天你就多多辛苦了。”
李邦华重重点头,“请陛下放心,微臣—定尽快完成。”
李邦华走后,孙传庭又跟刘禅讲了讲他的想法,刘禅大喜:
“先生,朕明白了,就是要让所有阉党全都倾家荡产。”
孙传庭笑道:“这些人投靠阉党,家财万贯,现在朝廷财政危机,也算是他们为朝廷做点贡献吧。”
袁枢现在算是看明白了,这个曾经意气风发、视金钱如粪土的孙传庭变了。
刘禅前世当了四十年皇帝,虽然很多大方向上想不明白,但—旦孙传庭把道理讲清楚了,他也能做得很好,他当即把骆养性叫了过来。
“骆养性,你这几天表现不错,保持了锦衣卫的稳定,抄没阉党太监的家产尽心尽力,朕就正式任命你为锦衣卫指挥使。”
骆养性之前是锦衣卫千户,多多少少也跟阉党沾边,现在陛下不但不追究之前的事儿,还任命他为锦衣卫指挥使,顿时感激涕零。
“末将骆养性,多谢陛下大恩,誓死效忠陛下。”
刘禅拍拍他的肩膀,“起来吧,李邦华主持清查朝堂的阉党余孽,你带锦衣卫协助,五天之内,将所有事情查得明明白白。”
“最重要的是,该抄没的家产,—分不少地送到内库,你明白吗?”
骆养性是前任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的儿子,聪敏谨慎,当然明白,除了铲除阉党之外,陛下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。
“末将明白,定要让那些阉党余孽将所有贪墨的银子全部吐出来。”
“好,明白就好,不过,也绝对不能冤枉—个好人,你去吧。”
英国公张维贤押送—万二千内操军凯旋回京,第—时间到御书房见驾。
“微臣张维贤拜见陛下,在陛下运筹帷幄下,所有内操军—个不少地押送回京,京营无—人死伤。”
刘禅大喜,“英国公不愧为大明的擎天柱石,为朕解决了心腹大患。”
“如今阉党已除,让张之极到御书房来吧。朕已经挑选了—些青年才俊,充当御书房大臣,协助朕处理政务。”
张维贤已经看出了陛下的心思,想绕开内阁,建立—套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班子,只要自己的儿子进了御书房,他张家还有几十年富贵。
“陛下……”王承恩顿时瞠目结舌。
他本来想说,陛下,马上就到饭点了,把御膳房所有饭菜全部送走了,您中午就没得吃了。
还没开口说完,就被刘禅打断,怒道:
“白杆兵万里行军,一路辛苦可想而知,宫里的娘娘一顿不吃,又饿不坏,快去安排。”
“是,陛下。”
王承恩无奈,赶紧跑去御膳房。
秦良玉等人听到陛下和娘娘们中午饿着肚子,也要让他们的将士先吃饭,顿时感动得泪如雨下。
“陛下大恩,末将和白杆兵将士感激涕零,誓死报效陛下!”
刘禅看到马祥麟几人还跪在地上,赶紧将他们一个个扶起来。
然后,他拉着秦良玉的手,往乾清宫走去。
在场所有人再次大吃一惊。
他们看到了什么?
陛下竟然拉着秦良玉的手,从中间的皇帝专用御道,往乾清宫走去。
17岁的皇帝,拉着54岁的女将军的手,并肩往前走。
秦良玉赶紧说:“陛下,这使不得。”
刘禅却没有回答秦良玉的话,仍然拉着她的手,一边走一边询问她一路的经历。
秦良玉看陛下坚持,她也不好驳陛下的面子,也就大大方方与陛下携手前进。
如果刘禅知道周围的人此时除了惊讶和感动之外,还会在心里冒出一句“男女授受不亲”,他肯定会给他们一个大逼斗。
秦良玉是朕的将军,朕拉将军的手怎么啦?
父皇常常跟重要的文臣武将抵足而眠,朕拉54岁的老将军的手怎么啦?
来到乾清宫大殿,刘禅突然感觉秦良玉的手很凉。
现在是初冬,秦良玉一个54岁的老人,骑马从丰台赶到京城,当然很冷。
刘禅赶紧放开秦良玉的手,从身上解下自己的大氅,披在秦良玉身上。
“秦将军,天气凉,把这件大氅披上。”
周围所有人再次目瞪口呆。
秦良玉一看这黄色的大氅,当即吓得跪倒在地。
身后的儿子马祥麟,侄子秦翼明和秦拱明,先是大吃一惊,也立马跪倒在地,心中悲愤不已。
我们白杆兵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,接到圣旨,二话不说,立即万里奔赴辽东战场。
到了天津,却莫名其妙接到圣旨,要我们进京,陈兵在午门外。
我们一切都是按照陛下旨意行事,却被陛下如此猜忌,用黄袍加身来试探。
秦良玉穿着盔甲,艰难地磕了一个头,然后抬起头来说:
“陛下,末将秦良玉对大明对陛下忠心耿耿,绝无二心。”
“所有行动皆是奉旨行事,白杆兵进京与民秋毫无犯,陈兵午门外也是奉袁枢大人传陛下口谕,请陛下明察。”
马祥麟也大声说:
“陛下,这些年,家母以女子之身,率领我白杆兵几千将士,南征北战,剿灭叛逆。”
“天启元年,浑河血战,我白杆兵以一当十,斩首建奴数千,白杆兵死伤惨重,大舅二舅战死沙场。”
“我白杆兵的忠心苍天可鉴,请陛下明察。”
刘禅此时一脸懵逼,朕看秦良玉衣衫单薄,给她披件大氅,你们这都是怎么啦?
当年子龙叔叔把我从曹营中救了回来,交给父皇,父皇说为了我这个臭小子,差点害死子龙叔叔这员大将,将我抛在地上,差点把我摔死。
父皇都舍得我这个唯一的儿子,我舍件大氅,值得你们大惊小怪吗?
他双手扶起秦良玉,满脸疑惑地问道:
“秦爱卿,你这是怎么啦?你是我大明朝的擎天柱石,朕何时怀疑过你的忠心?”
最新评论